弘賢作文網(wǎng)“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相關(guān)議論文,道德作文內(nèi)容:
堅守道德的人能夠使自己變的更加優(yōu)秀,而觸犯道德的人則會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被社會所離棄。我們要堅守道德,在璀璨的星空之下做最好的自己。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道德的議論文,方便大家學(xué)習(xí)。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1
我曾經(jīng)讀過意大利詩人但丁說的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知識與道德的關(guān)系,也感覺到道德的重要性。記得我剛進小學(xué)一年級開始,老師幾乎明天都在對我們說:“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這一詞也時而出現(xiàn)在我們教科書里,它陪伴了我整整5年,我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倆因此也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也曾經(jīng)以此教導(dǎo)過他的兒子。我們?nèi)绻軌驈纳磉呅∈伦銎穑瑖烙诼杉海敲次覀兠孔鲆患虑椋覀兊牡赖滤骄蜁玫揭淮紊A。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于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jù)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guān)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蘊含著道德的真諦。
前些天我乘公交車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nèi)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伙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說,徑直坐下,隨后有說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伙子投以贊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小伙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么——中年婦女是否應(yīng)該向小伙子道謝呢?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伙子說上一句感謝的話,相信小伙子心里會感到一種付出的快樂!蕓蕓眾生,人人都應(yīng)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xué)著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xiàn)。
在這段時間里,我的心很沉重,我的眼睛時常濕潤。因為在歷史的旅程中發(fā)生了一件讓炎黃子孫銘記在心的事——四川大地震。就是在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瞬間帶走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看著一片片廢墟,一個個孤兒,做為一名中學(xué)生,我的心怎能不潸然淚下呢?抗震救災(zāi),眾志成城。獻出我們的一點愛心,溫暖災(zāi)區(qū)人民的心。這時,我放棄了身邊一些美好的事物,拿出了自己一個月的零花錢,捐給了災(zāi)區(qū)人民。是啊,災(zāi)區(qū)需要幫助,災(zāi)區(qū)人民更需要幫助啊!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鑄造愛的橋梁。這難道不能體現(xiàn)我們中華人民的道德高尚嗎?
其實,“道德”就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在地震中還有些人幸運的活了下來,他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一面。看著一片片廢墟,有人在呼喚著自己的母親,這個時候他的母親或許已不在人世,但他還要對他的母親心懷感恩。在地震的面前,我們中國人并沒有氣餒,面對一片片廢墟,我們?nèi)匀慌θふ疑墓饷ⅰR惶欤瑑商欤钡降谄咛欤诓粩嗟某霈F(xiàn)奇跡。溫說的好:“只要有1%的希望,我們就要盡100%的努力。是社會給予了他們,關(guān)懷了他們。”看完這個故事我的眼睛濕潤了,我有時在反省自己,是不是該在父母有生之年,多為他們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茶,為學(xué)習(xí)困難的同學(xué)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shè)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我們黨和政府對公民的道德建設(shè)十分重視。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dǎo)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現(xiàn)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shè)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wèi)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2
道德,就好似一個人的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無生命可言。記得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于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其實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近得觸手可得!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圣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最近竟聽說了一件這樣的事:湖北荊州大學(xué)生為救溺水兒童壯烈犧牲,而打撈公司打撈尸體竟然漫天要價。
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很大關(guān)注:為什么做好事卻得不到好報?撈尸還要天價?道德真的微不足道嗎?
還曾聽說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某一天,一位主人帶著他的狗出去溜達。這時一個行人不小心在路中央撒了些米,一群雞圍了過去啄米粒。突然一輛汽車從拐彎處飛馳而來,眼看那群雞就要“上西天”了,那只狗奮不顧身,一躍而起,沖到路中央對雞大叫了兩聲,雞脫險了,狗卻被汽車軋死了。
狗,一種平常的家畜,竟能奮不顧身為了救雞而死。而這些人呢?為了錢財,甘愿拋下有可能活著的生命,來索要一筆筆驚天數(shù)目。我還在報紙上看到過:一個女孩不慎落水,周圍圍了數(shù)百人,就無一人去救女孩,直到水池中再沒冒出一個氣泡。我覺得這些人,連一只狗都不如!
我們,雖不能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可以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果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嚴于律己,那么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湖。
你是否注意過?大街上,隨處可見那一張張不起眼的白紙,靜靜地躺在地上,卻無人理會。人們只會把責任推到那無辜的紙的身上,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道德觀,保持著一種心態(tài):寧可“犧牲”自己,彎一下腰,動一下手,也決不讓環(huán)境受到污染。那我想,就不會有這種情況了。
道德就是這么簡單,同學(xué)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起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3
道德是一雙無形手,推開封鎖在心里的一扇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蔚藍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shù)純潔的心靈……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guī)范,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不貪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就比如說,我又一次去坐公車,因為那輛公交車上非常的擁擠,在我上公交車時已經(jīng)只剩最后一個位子了,車又開了幾站,就在這時,有一位老奶奶上車了而車上卻沒有位子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理想:我該不該給老人讓座呢?如果讓了,別人會不會說我出風頭?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wěn),摔跤怎么辦。我心里就像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在爭辯一樣,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要做一個孝敬老人、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小惡魔說:“別聽她的,萬一讓了座,別人說你出風頭怎么辦呢?再說了,坐在位子上比站著舒服多了。”小天使說道:“快給老人讓座吧,老師上課時不是經(jīng)常說要尊敬長輩的嗎?”“讓!”“不讓!”“讓!”“不讓!”“讓!”“不讓!”“讓!”“不讓!”“讓!”……這幾個字在我的腦海中不停的爭辯。想了一會兒,我決定了,給老人讓座,因為老師經(jīng)常說讓我們做一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小惡魔的詭計沒有得逞,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于是,我便鼓足了勇氣,對老奶奶說道:“奶奶,你坐這兒吧!”老奶奶感激的對我說:“真是個好孩子。”在這時,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還甜呢!
道德有時是不易察覺到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說不定你就已經(jīng)有了道德。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又比如說有一次,我在小區(qū)的路上騎車,我突然看到,有一枚小小的螺絲釘,“屹立”在路中間,差點扎破我的自行車輪胎,我并沒有抱怨,只是走下車去,撿起那枚螺絲釘,把它扔進了垃圾桶……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是需要我們一生去不斷學(xué)習(xí)與更新的。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4
剛剛開始看到“次道德”這個詞,就要我想到了一些話,“人之初,性本善”總有一些人還是心存善念,長期以來,人們習(xí)慣于在善和惡的兩極中進行道德思維,殊不知,善中可能帶有某種程度的惡,惡中也許有某種程度的善。次道德問題是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我們不能不面對的道德問題,善與惡是道德矛盾的統(tǒng)一體,且如影隨形同時存在。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提出:“一切矛盾的東西,互相聯(lián)系著,不但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轉(zhuǎn)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義。”從道德層次上來看,次道德是次于完美道德的。相對于完美道德而言,它是不完美的,是次等的,是帶有瑕疵的道德。
完美道德是人人應(yīng)當追求的高尚道德,是我們的道德目標。而次道德,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真實存在的道德。有一位犯了受賄罪的公安局長,他“往往是先辦事,后收錢”,“而且從不主動索要,答應(yīng)別人的事就一定做到”,這個人的行為就有別于那些收了人家的錢又不給人家辦事,甚至對有求于他的人敲詐勒索的貪官,所以“他收受了賄賂,別人還說他是個‘好官’”。我們不少人從小就接受了關(guān)于“好人”和“壞人”的說法,并認為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二者永遠是涇渭分明。
但客觀上,真正的絕對好人幾乎就不存在。就連毛澤東都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盧梭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他年輕時不僅有過偷盜的毛病,甚至還與一個被他稱為媽媽的貴婦人私通,并且他因慣于坦言,當時人際關(guān)系也不怎么好。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因為他有勇氣在他的《懺悔錄》里把自己善良忠厚的一面和卑鄙齷齪的一面都寫了出來,“我的內(nèi)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您親眼看到的完全一樣,請您把那無數(shù)眾生叫到我的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吧,讓他們?yōu)槲业姆N種墮落而嘆息,讓他們?yōu)槲业姆N種惡行而羞愧,然后,讓他們每一個人以同樣的真誠暴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于說:我比這個人好!”注1看過《懺悔錄》的人可能覺得盧梭實在不是一個正人君子,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沒有一個人敢對盧梭的這句話提出挑戰(zhàn),沒有人敢把自己的真誠和卑鄙、善良和齷齪統(tǒng)統(tǒng)用文字表述出來,并加上一句話:我比盧梭更好一些!這就說明,符合二元論者關(guān)于好人標準的地道的好人并不多見,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的品行都處于次道德的地位。
在一個社會群落中,很多人都不是圣人,也有很多人并不天生是惡的,這就預(yù)示著,很多人都可能隨時面臨著善與非善的沖突。當這種情況不可避免的時候,我們?nèi)绾巫屵@樣一個極大的中間群體趨向善,而不是導(dǎo)致他們最終選擇背道而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對面臨的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樹立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
應(yīng)當摒棄那種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絕對對立的思維模式,應(yīng)當勇于承認在黑與白之間也還存在無數(shù)級別的灰度色階。次道德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因為在違法行為不可能完全杜絕的情況下,次道德現(xiàn)象使違法者的道德底線提升了,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減小了社會的危害性。人類社會歷史上,法律、道德的發(fā)展趨勢是把越來越多原來被人們忽略的東西納入視野,給人的身心更大的空間和自由。所以次道德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并不會造成原本道德觀的沒落或者崩潰。
反之,次道德的喪失或?qū)Υ蔚赖卢F(xiàn)象不寬容,會使一些犯罪分子更加喪心病狂。
既然提倡次道德不是縱容犯罪,也不會影響法律對違法行為的打擊。那么,承認次道德在“規(guī)范”特定人群行為中的價值,并以適當?shù)耐緩胶头绞皆谔囟ㄈ巳褐谐珜?dǎo),可以把違法犯罪者對社會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有利社會安定。次道德作為傳統(tǒng)道德評價標準的補充,顯示了現(xiàn)代道德對弱勢的、邊緣的、為人忽視的道德價值的重視。
我們應(yīng)當有辯證思維觀念,確立辯證思維方式。對次道德行為中的“惡”堅決貶斥,對次道德行為中的“善”予以適當?shù)目隙ā⒐膭詈鸵龑?dǎo)。 把姐姐我寫死了···好困就只能弄成這樣了···呼呼 都轉(zhuǎn)鐘了 早安···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5
對于六年級學(xué)生來說,考試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今天這場特殊的道德考試,卻令我乃至全班同學(xué)愧疚、自責不已。這些天,天氣昏昏沉沉的,牛毛細雨,整個城市變成了“冰窟”。又正值早春,流感肆虐,班上不少人都成了病號。今天,我與往常一樣走進課室,就聽到好友周志聰?shù)暮霸挘骸靶⌒模腥藝I吐了!”湊近一看,果然,地上有一灘穢物,臭得不行。抱著“事不關(guān)已,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我若無其事地一腳跨了過去,回到座位上。與我一樣,其他人也是想著避之大吉,離嘔吐物主人區(qū)宇軒最近的趙文軒捂著鼻子,挪著屁股想離它遠點;陸穎芯或許是收作業(yè)太忙了吧,沒有理會區(qū)宇軒,而其他同學(xué)也不約而同地對這灘嘔吐物選擇了無視。不久,黃老師也走進了教室了,立即有人打報告:“黃老師,區(qū)宇軒嘔吐了!”我本以為,黃老師肯定會讓值日生打掃干凈,然后開始上課。沒想到,黃老師一聲沒吭就拿起了海綿拖,先是拖干了地上的水,然后又掃干凈了嘔吐物。老師這一無聲的舉動讓不少冷眼旁觀的同學(xué)神色有些不自然起來,有的臉上像火燒一樣紅;有的盯著海綿拖,神情慚愧;有的低著頭,不敢正視黃老師。而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就像海浪一般翻滾著,久久不能平息:呀!見到嘔吐物,老師的第一反應(yīng)是將其弄干凈,而我,卻條件反射地閃開……
把穢物打掃干凈了,老師站上講臺,看著我們:“同學(xué)們,這,是一場道德的考試!讓我來給大家出道題吧:誰該來打掃這灘嘔吐物?”黃老師給了我們幾個選擇:A、知情者,B、班干部,C、老師,D、好朋友,E、值日生。結(jié)果,大家?guī)缀醵歼x擇了“知情者”,沒有一個人選“老師”。看到投票情況,黃老師斬釘截鐵的說:“實際上,知情者沒有一個站出來打掃,打掃的是老師!”聽到這句話,同學(xué)們的頭垂了下去,每個人都自責、愧疚地坐著。那一刻,課室里靜極了。“好吧,看來你們也想改過自新,我也給你們一次機會:第二次道德考試現(xiàn)在開始,大家請看看,陳超華同學(xué)桌邊也有嘔吐物。考試時限:2分鐘。”黃老師說完,便走出了教室。聽到這句話,同學(xué)們?nèi)绶甏笊猓瑹峄鸪斓馗善饋恚河械哪苗P鏟嘔吐物,有的拿拖把拖地……“戰(zhàn)斗”中我望了望門外背對著我們的黃老師。我相信,背對那一面,一定是一張欣慰的笑臉。
道德考試,考的不是知識,而是人品。今年是雷鋒逝世50周年,但愿在我的班集體中,到處是“雷鋒”們的笑顏!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