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這里提出“孝”是真摯自然地發自內心,不刻意地表現對父母的愛戴,也是隨便作給別人看的。古代流傳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孝子們,他們行孝在于質實,如“割股療親”“為父暖衾”等,就是誠實的實行孝道。
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
出處
《鹽鐵論·孝養》
注釋
質:事物的內在質量。
飾:修飾,裝飾。
譯文
孝道的實行在于內心是否誠實,不在于外表的表現。
孝在于質實
賞析
“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包括養親,尊親,改變父母的貧苦生活等內容。又因為孝敬父母的人,必有一顆忠君之心,所以在漢代就產生了以孝為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叫做舉孝廉。
由于“孝”有選拔官吏的功能,一些投機分子只在禮節上做得十分周全,而內心卻缺乏敬意和愛心,沽名釣譽,以騙取官位,如漢末有位趙宣,父母死后,為父母守孝二十多年,鄉人都稱他為孝子,本州郡主事也欲舉其為孝廉,后發現趙宣守孝只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并非“在于質實”,故將其治罪。
作者在這里提出“孝”是真摯自然地發自內心,不刻意地表現對父母的愛戴,也是隨便作給別人看的。古代流傳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孝子們,他們行孝在于質實,如“割股療親”“為父暖衾”等,就是誠實的實行孝道。
《孝在于質實》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納蘭詩詞》古詩詞素材
下一篇:《遙知兄弟登高處全詩》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