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一種產生感想之后寫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種讀書和學習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體會精選四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體會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中國共產黨誕生在最艱難困苦的時代,也是在內憂外患充滿阻力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回首百年滄桑巨變歷程,書寫的是一部中華民族永不言棄的奮斗史;面對奮斗征程中的坎坷與挫折,在鐵血金戈中踏出的是一條強國路。
“雄關漫道真如鐵”。近代以后的中國,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部矛盾不斷升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精神上一度處于不自主、不獨立、不自信的境地。為了打破桎梏、卸去枷鎖,中華兒女歷經艱難險阻,不斷奮起抗爭,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他們拋灑熱血,鞠躬盡瘁,探索奮斗,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爸袊鴫簟?,如同沉睡已久的種子,破土而出,迎來了希望與光明。
“人間正道是滄?!薄,F如今的中國,山河已無恙,人間皆已安。改革開放40年,我們黨充分發揮“有鹽同咸、無鹽同淡”的精神,緊緊聯系人民、依靠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踏破荊棘,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從積貧積弱的荒土,變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國家,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夢”,如同大樹,正在櫛風沐雨中茁壯成長。
“長風破浪會有時”?;厥走^往奮斗路,風雨兼程,歲月崢嶸;眺望前方奮進路,初心如磐,風鵬正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成為不可逆轉、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縱觀國際國內大局,中國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改革創新、科學發展,這是中華民族強大的保證,更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面對廣闊宏偉的未來,中國共產黨沉著應對挑戰,帶領著中國人民朝著這個目標砥礪前行,“直掛云帆濟滄?!??!爸袊鴫簟睆拇死^往開來,終將實現。
星光不問趕路人。要有“筑夢”的能力,也要有追夢的勇氣,更要有“圓夢”的魄力。將中國夢照進現實,還有很長的路,需要付出長期艱巨的努力。在這個“圓夢”的征程上,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加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不懼風險,不畏干擾,走好路,走對路,走正路。對于我們基層黨員,應時刻做到衣食無憂而不忘艱苦;歲月靜好而不丟奮斗。找準人生坐標,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扎扎實實,腳踏實地,在每一次奔赴中不惜力,雖如星辰微小,亦能釋放自己的光芒,交織成燦爛的星河。
第二篇: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體會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一、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
搞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演進,就能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復比較和總結,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是怎樣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既是歷史的結論,也是未來的昭示。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含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標志,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真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堅定“四個自信”,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時期,各種主義和思潮都進行過嘗試,資本主義道路沒有走通,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也都“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引導中國人民走出了漫漫長夜、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了。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找到一條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這條道路更不容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去,我們照搬過本本,也模仿過別人,有過迷茫,也有過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覺醒,一次次實踐、一次次突破,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之路。現在,有些人議論這個道路、那個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認識誤區,有的是別有用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我們看準了、認定了,必須堅定不移走好這條道路,與時俱進拓展這條道路。要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四、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黨領導人民持續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著今后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并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但同時是馬克思主義革命黨,要實現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必須永遠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緊跟時代步伐,決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決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息,決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勇于改革創新,勇于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盡責,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第三篇: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體會
面對奮斗征程中的坎坷與挫折,我們的中國夢沒有破滅;面對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災難,我們的中國夢沒有破滅。一代代的中國人,懷揣著夢想,追逐著夢想,挺直了脊梁,憋足了一股勁,胼手胝足,頑強奮斗,走出苦難,走向輝煌?!暗缆窙Q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大型展覽《復興之路》時發表重要講話。XXXX所說的話字字鏗鏘有力,句句飽含深情,不僅道出了我們黨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經歷的苦難與輝煌,更是道明了中國億萬同胞滿懷一顆顆赤誠的中國心,共筑最深層次、最核心的“中國夢”。
回首中華民族經歷的百年滄桑巨變,總書記將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分別用“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長風破浪會有時”精辟表達。這三句氣勢磅礴而富有詩意的概括,引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
“雄關漫道真如鐵”。近代以后,遭受著深重苦難的中華民族在歷經艱難險阻的中華兒女的不斷奮起抗爭下,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他們拋灑熱血,鞠躬盡瘁,探索奮斗,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爸袊鴫簟睆拇顺錆M希望,光明無限。
“人間正道是滄?!薄,F今的中國,是一條騰飛中的巨龍。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黨緊緊聯系人民、依靠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歷經多少荊棘、多少曲折,多少災難、多少奮斗,終于取得今天的輝煌成就,變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國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中國夢”從此永不停歇,絕不更替。
“長風破浪會有時”。我們有輝煌的歷史,更有廣闊宏偉的未來。縱觀國際國內大局,中國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改革創新、科學發展,這是中華民族強大的保證,更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比缃?,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候都更接近民族復興這個夢。勵精圖治的中國共產黨,正帶領著中國人民朝著這個目標“直掛云帆濟滄海”?!爸袊鴫簟睆拇死^往開來,終將實現。
把中國夢變成現實,還有很長的路,需要付出長期艱巨的努力。在這個“圓夢”的征程上,我們要不斷加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懼風險,不畏干擾,走好路,走對路,走正路。以堅定的信念朝著“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這個偉大夢想鼎力前進。
祖國富強是我們的夢想,人民幸福是我們的向往。讓我們扎扎實實,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托起偉大的“中國夢”。
第四篇: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心得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涵義的重要論述,抓住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要義、本質特征,為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涵義提供了總體框架和基本遵循。應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從學理上揭示概括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義。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確立其理論范式,這種范式,就是人民至上、平等互利。就我們黨和人民的關系而言,它堅持人民至上,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戰略全局,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此,就必須把中國共產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就中國與世界關系而言,它注重平等互利,即走和平發展道路,注重中國與世界、世界各國之間的平等發展、合作共贏?;谶@種理論范式,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具有4大支柱,即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為政黨謀強大。
基于上述理論范式與4大支柱,可進一步揭示和提煉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義:(1)領導力量上,它堅持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道路在性質上的“定性”。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才能走得對、走得通、走得穩、走得好,才能行穩致遠。離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和軌道;(2)歷史方位上,它堅持與時俱進,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歷史方位不斷拓展、豐富和完善中國道路,它具有開放性和創新性。這是道路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定位”。鄧小平所講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就是如此。否則,就會封閉僵化,缺乏創新;(3)奮斗目標上,它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核心理念,不斷注重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即實現強起來。這是道路在一定歷史方位所確定的奮斗目標,即“定標”。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把富起來作為奮斗目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把強起來作為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實現全體人民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在這層意義上講的;(4)總體方略上,它注重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新征程的戰略步驟。這是道路中的“定法”,即路徑和方略。實現奮斗目標,必須確立實現奮斗目標的總體方略,離開總體方略,確立的奮斗目標難以實現;(5)推動力量上,它整合黨的領導力量、市場配置力量和人民主體力量,這是道路上的“定力”。沒有推動力量,路是走不出來的,也走不遠,更走不寬、走不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堅持黨的領導,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把人民作為黨執政依靠力量的最大源泉,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是在這層意義上講的;(6)世界維度上,它確定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道路上的“定和”。不走和平發展道路,就難以實現確定的奮斗目標,也難以真正實現強起來。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從定性到定位,經定標到定法,再從定力到定和,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政黨等領域,環環相扣、步步深入,構成一個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既符合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義。
下一篇:人生的選擇演講稿精選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