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同事家有兩只鸚鵡,去拜訪時這兩只可愛的小家伙引起了我的注意,回家后很久還惦記。母親看我這么喜歡鸚鵡,便想著幫我買幾只。
前幾個月,聽母親說阿姨家的鸚鵡有小寶寶了,我便吵著鬧著讓要幾只來。母親也喜歡鸚鵡,便決定去要幾只。
帶回來的是兩個小絨球,一黃一綠,一公一母,母親給黃的起名叫“福福”,綠的起名叫“祿祿”,裝在一個奶箱里,擠成一團。
鸚鵡裝在奶箱里養,總是不行的,買籠子的任務就交給我了,我拿著零花錢去花鳥市場買了一個自以為最漂亮的鳥籠,還買了兩大包鳥糧回來。
兩只鳥剛進籠子便開始活蹦亂跳,我給他們換好糧食和水,在旁邊靜靜的看著,他們不久便注意到了我,也用滾圓的小眼睛盯著我,還咂咂嘴,好像要對我說什么似的。我把他們掛在陽臺上。
我每天中午回家,都要跑到陽臺,注視他們很久,看著他們奔走跳躍在一起玩耍。
漸漸的,兩只鸚鵡成為我家中的一部分。
隨著學業負擔的加重,我對鸚鵡的關注越來越少,回來只是看一兩眼就去干別的事了,換水,喂食的工作便都落在母親的身上。
一天晚上,母親睡的早,我寫完作業便也睡了,窗外下起了大暴雨,我迷迷糊糊便倒在床上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我剛醒來便聽見母親的喊聲“鸚鵡死了一只,大概是昨晚凍死了”便急急忙忙跑去看,發現“福福”躺在籠子的角落里,蜷縮成一團,“祿祿”在他的旁邊趴著,不停地發抖,我心里一酸,都怪我不小心,要是昨晚把籠子拿進房間里,什么事便都不會發生了。我把“福福”葬在樓下的花園里。
現在只剩“祿祿”一只鳥了,不知為什么,她的飯量越來越大,把自己吃的活像一個圓球。
最近,“祿祿”老是用爪子抓住籠子的鐵絲,翅膀不停地撲騰,打的鳥糧到處都是,我對這種做法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漫步到陽臺,想看看祿祿在干什么,突然發現鳥籠中空空如也,蹲下觀察鳥籠子,發現一根鐵絲被弄彎了,她就是從這里鉆出去的,我在家中找了許久,還是沒有發現“祿祿”的影子。
“祿祿”還是離開了我們,我們家的養鳥事業到此結束,不知他的離開是因為什么,是“福福”死后太寂寞,還是為了自由······如果,你抬頭仰望天空時,發現一只鸚鵡掠過,說不定,他就是我們家的“祿祿”。
上一篇:雨下吧
下一篇:讀《巧克力味的暑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