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慣)指遇到危險、困難都能化解。常用作祝福語。 也作“遇難成祥,逢兇化吉”。
【第2句】:城隍爺?shù)鸟R——騎不得;樣子貨
【第3句】:【水不激不能破舟,矢不激不能飲羽】(諺)飲羽:飲沒箭身尾部的羽毛,指箭射入很深。水受的阻力不大,就激不起破舟的浪;弓弦的拉力不大,就射不出飲羽的箭。比喻人沒有激勵,就不會有昂揚的斗志。 也作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 水激則悍,矢激則遠。
【第4句】:【飛到高枝上】見“爬高枝”。
【第5句】:【摔跟頭】見“栽跟頭”。
【第6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見“行行出狀元”。
【第7句】:【屙屎的死在糞坑里——臭鬼】(歇)臭:諧“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第8句】:【樹倒猢猻散】“樹倒猢猻散”比喻以勢力(利)相聚合的人,為首者一倒,跟從的人一哄而散,含有貶義。它源自南宋。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記載:“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依附者甚眾,獨其妻兄厲德新不以為然。詠百端威脅,德新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新遣人致書于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猴散賦》一篇?!边@段話的意思是說,宋高宗時,有個侍郎叫曹詠,他善于逢迎拍馬,深得奸相秦檜的歡心,所以官運亨通,當了侍郎。曹詠當了大官以后,有很多人來巴結(jié)他,獨有他的大舅子厲德新卻從不向他獻殷勤。厲德新知道曹詠并非憑真才實學,而是靠依順秦檜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詠這種人沒有好下場。對此,曹詠耿耿于懷,一心想找個茬整整厲德新。后來,秦檜死了,那些依附秦檜的家伙一個個倒臺了,曹詠也被貶到了新州。厲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興,就寫了一篇《樹倒猢猻散賦》寄給曹詠。文中說如今大樹一倒,猢猻四散,于國于家,真是可喜可賀。將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樹上的猴子。這篇賦很快便在臨安傳開,遂成俗語。
【第9句】:三歲小孩貼對聯(lián)——不知上下
【第10句】:弟弟對做好的飯菜很挑剔,這不吃那不要的,當過老紅軍的爺爺生氣地說:“想當年我們是渴飲雪,饑吞氈。現(xiàn)如今你們是冬有棉、夏穿單,菜有油、飯有肉,出門不用走、回家電視看,就這還把飯菜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河南·輝縣)
【第11句】:【吃水不忘打井人】見“喝水的別忘了掏井的”。
【第12句】:大家在猜缺一個角的方桌有幾個角。有的說三個角,有的說四個角,還有說五個角的。秦老師不無感慨地說:“看來,是神都有三滴雨!”(安徽·利辛)
【第13句】:爸爸開了一家公司,他腰間的“大哥大”老是叫個不停,有時吃頓飯也不得安寧。媽媽經(jīng)常埋怨,叫他關(guān)機。爸爸風趣地說:“大哥大一叫,就聽見鈔票蹦蹦跳;大哥大一關(guān),哪還有母雞來下蛋?”(江蘇·海安)
【第14句】:木頭眼鏡——看不透
【第15句】:【又要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慣)婊子:妓女。牌坊:舊時用來表彰忠孝節(jié)義的人物而修建的像牌樓的建筑物,這里指貞節(jié)牌坊。比喻既要做壞事,又想落個好名聲。
【第16句】:【兩國相戰(zhàn),不斬來使】(諺)兩個國家交戰(zhàn),彼此都不殺害對方派來的使者。指交戰(zhàn)雙方派來的使者是交換信息的,應該受到保護。 也作兩國交兵,不拒來使。 兩軍交戰(zhàn),不殺來使。
【第17句】:【人不解甲,馬不卸鞍】保持作戰(zhàn)準備。姚雪垠《李自成》: “后來又到了西番地,整整一個月,一邊走一邊同曹變蛟打 仗,人不解甲,馬不卸鞍,找不到糧食就殺馬充饑。”
【第18句】:【長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斷向前發(fā)展,也指催趕。馬 南邡《燕山夜話》:“許多年輕的人所創(chuàng)造的巨大成績,只能 證明一條基本規(guī)律,這就是新生的力量總是不斷在生長,總 是不可戰(zhàn)勝的。這真好像長江后浪催前浪,一輩新人換舊 人?!?/p>
【第19句】:【連著藤,扯著蔓兒】釋義:比喻相互聯(lián)系著。例句:不能說,不能說!說了這個不要緊,可這個跟老賬連著藤哪,扯著蔓兒哪!
【第20句】:人情一把鋸——有來有去
【第21句】:【核桃大的字,沒有認得一巴掌】釋義:諷剌人不識幾個字。例句:這隨你選好了,不論教啥子,我本家都不管的,他黃昏子,核桃大的字,沒有認得一巴掌。
【第22句】:我跟爸爸去集上買年貨,問爸爸是不是每年年前東西都比平常貴。爸爸說:“是啊,常言說一到老年根,黃土貴三分?!保ńK·高郵)
【第23句】:【樹高干丈,葉落歸根】釋義:比喻人最終總希望回到故鄉(xiāng);也比喻事情終究要歸結(jié)到某處?!扒д伞?又作“干尺”?!叭~落”又作“落葉”。例句:兀術(shù)道:“古人有言:‘樹高干丈,葉落歸根?!浼胰羧凰寄罴亦l(xiāng),某家差人送你回國?!?/p>
【第24句】:【龍生龍,鳳生鳳】釋義:比喻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子女。例句:“自古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yǎng)兒會打洞。沒有好家道,還能出了好兒女?”
【第25句】:鐵板上的鉚釘——沒跑
【第26句】:【鉆錢眼】(慣)錢眼:舊時銅錢當中的方形小孔。比喻人過于貪財,千方百計在錢上打主意。
【第27句】:爸爸招待客人喝酒時,每次都留些酒在杯里。媽媽笑著說:“打不過人又不在乎這一掐,能喝就喝,不能喝就算?!保ńK·泗陽)
【第28句】:【懷里揣著兔子】(慣)形容心里害怕、慌亂。
【第29句】:【老太婆縫補丁——紉針】(歇)紉:引線穿過針鼻兒,諧“認”。針:諧“真”。指做事嚴肅對待,毫不馬虎。
【第30句】:【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諺)犯了死罪的,用千金可以免去死罪;犯了刑法的,用百金可以免去刑罰。 舊指金錢萬能,只要用錢,死罪可贖,活刑可免。
【第31句】:【三十六計走為上】此語指事態(tài)無法挽回,別無妙計,只有一走了事。常言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白邽樯稀贝_實是三十六計之一,排在最后一計。那么,是誰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組合成一句俗語呢?據(jù)《南史·王敬則傳》,南朝齊代,明帝蕭鸞病情嚴重,生命垂危,輔國將軍王敬則趁機謀反。明帝的二兒子蕭寶卷當時正在東宮議事,派人上屋觀望,見征虜亭大火沖天,王敬則大兵將至,蕭寶卷嚇得趕緊收拾行裝準備逃走。有人報告了王敬則,王敬則自言自語,像是對著明帝父子說:“過去檀道濟三十六策,走是上計,就讓你們父子趕快逃命去吧!”看來王敬則雖然謀反,但沒把事做絕。
【第32句】:【閻羅王做生意——鬼也沒得上門】(歇)形容生意冷淡,沒有顧客上門。也泛指遭冷遇,無人光臨或光顧。 也作閻王老子開飯店——鬼都不上門。 閻王開店——鬼兒都不上門。
【第33句】:下午放學后,媽媽讓我到雞窩里收雞蛋,我端著一瓢又白又大的雞蛋向媽媽報喜說:“今天真多?。」捕粋€?!眿寢屨f:“是啊,交了二月半,是個雞都下蛋。”(湖北·鐘祥)
【第34句】:魯達當和尚——半路出家
【第35句】:擺渡不成翻了舟一兩頭耽誤
【第36句】:【既有今日,何必當初】今日結(jié)果不好,當初不該那樣做。 表示悔恨。相關(guān)的:早知如此,悔不當初。張賢亮《河的子 孫》:“接下來的這段往事,在他腦海里浮現(xiàn)出來的時候,總 引起一種充滿柔情的心蕩神馳,一種早知如此,悔不當初的 惆悵,一種真正的男子漢的激情的沖動?!?/p>
【第37句】:躲過棒槌挨榔頭——禍不單行
【第38句】:【 翻臉不認人】記不住別人的好處,稍于自己不利,就鬧翻 了。成語:反眼成仇、六親不認。老舍《駱駝祥子》:“過河拆 橋,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鳴不平。”
【第39句】:【一打三分低】打架粗野,互相都降低了人品。明代《西游 記》:“不用打!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你們都跟我 來?!?/p>
【第40句】:【騎上毛驢找毛驢】(慣)比喻到處尋找就在自己身邊的東西。
【第41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諺)后娘:繼母。指孩子一旦失去了親娘,父親也就會和后娘一樣對孩子只有冷淡,沒有關(guān)愛。 也作有后娘就有后爹。 有后娘必有后爹。
【第42句】:【起腳餃子落腳面】(諺)起腳:人出遠門,離家時稱“起腳”。落腳:從遠方歸來,腳進家門稱“落腳”。 指民俗講究遠出離家前吃餃子,歸來時吃面條。
【第43句】:我平時做作業(yè)的時候很認真,可是一到考試就會因馬虎而出小錯誤,所以總得不到滿分。媽媽常說:“你是夜明珠,背后里放光?!保ń鳌ぞ暗骆?zhèn))
【第44句】:不是魚死,便是網(wǎng)破——有你無我
【第45句】:鋸子鋸掉爛木頭——摧枯拉朽
【第46句】:【老鴇子死了粉頭——沒指望】(歇)老鴇子:開設妓院的女人,也叫鴇兒、鴇母、老鴇。粉頭:妓女。 指失去了所指望的人,沒有盼頭。 含譏諷意味。
【第47句】: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
【第48句】:十個銅板少一文——九文(久聞)
【第49句】:【不蒸包子蒸(爭)口氣】(慣)蒸口氣:諧“爭口氣”。爭氣:要強,
【第50句】:【 拔了蘿卜眼兒在】位置仍然存在,基礎沒有損失。眼兒, 也說:窟窿。沈從文《長河》:“是的,肥水不落外人田,拔了 蘿卜眼兒在,占了小小便宜,少了什么!”
【第51句】:老天刮起了北風,媽媽想曬地瓜,但又怕這幾天天氣不好。爺爺說:“放心吧,一日北風三日晴,三日南風別盼晴?!保ㄉ綎|·文登)
【第52句】:沙雁群里的頭雁——警惕性高
【第53句】:【卜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慣)出世:降生,佛教認為世界每經(jīng)歷一小劫,才有一佛降生。升天:死去。 1形容歷時極久或非常難得。2形容折騰得死去活來。 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生天:指死。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涅槃:佛教用語,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佛或高僧死去的代稱。
【第54句】:拔了蘿卜窟窿在——有根有據(jù)
【第55句】:【坐在黃鶴樓上看翻船】(慣)比喻幸災樂禍。
【第56句】:【一手托兩家】同時幫助兩家。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 狗》:“大嫂一手托兩家,既不向著你,也不向著他。”
【第57句】:雞飛蛋打——雙重損失;一場空
【第58句】:【金盆雖破值錢寶,分量不曾減分毫】(諺)指金鑄的盆子縱然打破,也仍是值錢的寶,因為黃金的分量一點兒也沒減少。常比喻品行高尚的人雖然一時失勢,但無損于他的聲望。
【第59句】:【 绱鞋不用錐子】針(真)好不用錐子,用針。針、真諧音, 表示贊揚。《人民日報》( 1981,10,24):“對此,農(nóng)民交口稱 譽:供銷社熱心方便群眾,是绱鞋不用錘子,真(針)好!”
【第60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諺)州官:古代一州的長官。指舊時官吏可以為非作歹,老百姓的正當需要卻遭禁止。 也作“只興官家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第61句】:老鴰插雉翎——裝鳳凰
【第62句】:【朝內(nèi)無奸,干戈不動】(諺)奸:奸佞。干戈:古代兵器,代指戰(zhàn)爭。 朝廷內(nèi)部沒有奸黨,就不會引起事端,發(fā)生戰(zhàn)爭。指奸賊是禍亂之根。
【第63句】:懶驢拉磨——不打不走
【第64句】:蚊子趴到玻璃上——插不上嘴
【第65句】:大海退潮——水落石出
【第66句】:扁擔挑柴禾——心(薪)掛兩頭
【第67句】:【有理不送禮,送禮必短理】(諺)指凡事占理的,就不會給當事人送財物禮品;送財物禮品,必定是缺理的。
【第68句】:【 樹倒猢猻散】猢猻,猴子。比喻勢運衰敗,原有的人各自 走散。相關(guān)的:大樹一倒,猢猻亂跑。清代《紅樓夢》:“如今 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 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詩書舊族了?”
【第69句】:【金戒指】“金戒指”原來并非定情之物,鎖定姻緣,一定終身?!敖鸾渲浮痹瓰椤敖?jīng)戒指”,意即婦女經(jīng)期應該戒止性生活,因“經(jīng)”、“金”諧音而改名。早在漢代,宮廷已經(jīng)盛行戴金戒指了,開始時,只限皇后和嬪妃戴,每逢皇后或嬪妃月經(jīng)來潮時戴用,示意在此期間,帝王不可與之同房。因為月經(jīng)一詞在帝王面前是要避諱的“穢語”,不能直接說出,而當她的手戴“經(jīng)戒指”時,帝王見了心里自然明白了。后來,王公宰相、文武百官的眷屬相繼效法,成為古代文明禮節(jié)與衛(wèi)生的習慣,并逐漸風靡民間,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金戒指,詞義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第70句】:【姜子牙的坐騎——四不像】(歇)坐騎:供人騎的馬,也泛指供人騎的獸類。四不像:麋鹿的俗稱,角像鹿,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從整體上看,哪種動物都不像。比喻不倫不類的人或事物。 也作“姜太公的坐騎——四不像”。
【第71句】:【五心不做主】(慣)五心:內(nèi)心。 指心里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辦才好。
【第72句】:【雞吃叫,魚吃跳】釋義:吃雞吃魚都要吃活的。例句:他算真正品嘗到了活學活用、活雞活魚的甜頭。俗話講,“雞吃叫,魚吃跳”呢。
【第73句】:王母娘娘走親戚——騰云駕霧
【第74句】:【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著名的川菜,深受食客歡迎?!奥槠哦垢钡膩須v,連老外都知道,他們在譯中國菜名時鬧了許多笑話,如“童子雞”,被譯為“沒有性交的雞”。而“麻婆豆腐”則一譯就準,他們隨口譯為“臉上長麻子的老婆制作的豆腐”??梢姟奥槠哦垢蓖ㄋ滓锥?,且吃起來大有滋味。它用料講究,一碟豬肉末(或牛羊肉)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紅淑油、豆瓣醬等佐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濃、辣、軟、滑,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思之垂涎欲滴。相傳,清朝光緒年間,成都萬寶醬園溫掌柜,有個滿臉麻子的女孩,名叫溫巧巧。她成年后嫁給馬家碾一個油坊掌柜陳姓男子。十年后,她的丈夫在運油途中發(fā)生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子的生活就成了問題。運油工和鄰居每天都拿來米和菜幫助她們。巧巧的左右鄰居分別是豆腐鋪和羊肉鋪,所以送來的菜常有豆腐和羊肉。巧巧就把碎肉配上豆腐燉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鄰居嘗后都拍手叫好。于是,姑嫂倆就把住屋改為店鋪,前鋪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徠顧客。由于好吃不貴,生意頗興隆。巧巧寡居后沒有改嫁,一直經(jīng)營羊肉豆腐來維持生計。她死后,人們?yōu)榱思o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用至今。
【第75句】:【橫插一杠子】見“插杠子”。
【第76句】:【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見“交游滿天下,知交有幾人”。
【第77句】:【打狗不看主人面子】釋義:比喻懲處某人,不顧情面,不怕得罪他的主人或上司。例句:咱們同敬軒之間本來就犯了生澀,不必為這件事兒使敬軒罵咱們打狗不看主人面子。
【第78句】:【千金之軀,不死于盜賊之手】(諺)寶貴的生命,絕不肯輕易喪失在盜賊之流的手里。指有作為的人,必定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作無謂的犧牲。
【第79句】:亂麻一團——解不開
【第80句】:【好俏不穿棉,凍死不可憐】(諺)俏:俊俏。一心追求外觀俊俏,嚴冬也不穿棉衣,這種人凍死也不必可憐。指為求外表美而不顧健康是不可取的。
【第81句】:郵遞員丟郵包——失信了
【第82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釋義:分分合合是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比喻形勢總有變化。例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紛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紛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第83句】:【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一口氣,指呼吸,也指有志氣。 謂爭名利顧臉面。類似的:人爭一口氣,鳥為一口食。高云 覽《小城春秋》:“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股香,哪個不 要面子!”
【第84句】:【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釋義:沒有某種能力或力量,就不要招攬某種事情。例句:徐秋齋說:“長官,沒有金剛鉆,也不敢攬你這瓷器活。你放心吧!”
【第85句】:【縣官不如現(xiàn)管】官大不一定直接管轄,現(xiàn)管著的人則必 須服從。浩然《艷陽天》:“瞧,真是縣官不如現(xiàn)管,一個命 令,就按兵不動了?!?/p>
【第86句】:【一朝權(quán)入手,看取令行時】(諺)一朝:一旦。一旦執(zhí)掌大權(quán),即可發(fā)號施令。指不掌權(quán)則已,只要權(quán)力到手,就要充分施展職權(quán)的威力。
【第87句】:【猴子不上竿,多敲兩遍鑼】(諺)指猴子不肯做爬竿表演,是鑼聲催得不緊。比喻事情不成功,是措施不力,壓力不夠。 也作“猴不上竿緊打鑼”。
【第88句】:【三年早知道】(慣)指什么事情都比別人知道得早。含諷刺義。
【第89句】:一次,我向媽媽說:“媽媽,吃完飯再寫作業(yè)也不遲?!眿寢尣桓吲d地說:“后插一日秧,晚收十天谷?!蔽乙宦牐凸怨缘厝懽鳂I(yè)了。(河南·洛陽)
【第90句】:【老鼠舐貓鼻梁子】(慣)比喻做十分冒險的事情。 也作“老鼠啃貓鼻子”。
【第91句】:【彎刀對住瓢切菜】(慣)彎刀:刃部呈弧形的刀。瓢:用對半剖開的匏瓜做成的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彎刀在半圓形的瓢里切菜,正合適。形容正好吻合。
【第92句】:黃毛娃娃坐上席——人小輩分大
【第93句】:【按牛頭吃不得草】(諺)指牛不想吃草時,硬按住它的頭角讓它吃也沒用。比喻做事貴在順理成章、情通理順,專靠強迫命令是行不通的。
【第94句】:我參加了數(shù)學興趣小組,自以為學得差不多了,媽媽說:“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還有聰明人在前頭等著呢,你可別太自大了。”(河南·臨潁)
【第95句】:【是粥是水,揭開鍋蓋】(諺)比喻人或事物的真相,揭開表層,自然就一清二楚。
【第96句】:【破船經(jīng)不起頂頭浪】經(jīng)不起打擊。高云覽《小城春秋》: “破船經(jīng)不起頂頭浪,李木心上吃的那一驚,比他胸口吃的 那一拳還厲害。他挨不到三天,就咽氣了。”
【第97句】:【按下葫蘆起了瓢/摁倒葫蘆瓢起來】葫蘆可做瓢,一稱葫蘆 瓢。指不能同時按到水中,按下這個,那個又漂起來。謂事 情多,忙不過來。成語:應接不暇、顧此失彼。袁靜孔厥《新 兒女英雄傳》:“這兒也是:‘報告主席,我對他有個意見!’那 兒也是:‘報告主席:我也有個意見!’真是按倒葫蘆瓢又起 來了?!?/p>
【第98句】:作文寫得不生動,我自己也很著急。媽媽看了我的幾篇作文后說:“謊話像霧,大話像雷,空話像云,惟有實話才像滴滴春雨。你看,你的作文中沒有真情實感,怎么會打動人?”(河南·鶴壁)
【第99句】:【 越熱越出汗,越冷越打顫】謂情況向兩極分化,走向極端。 劉江《太行風云》:“世道就是這么個世道,發(fā)財?shù)?,出租放賬 越發(fā)財,倒運的,吃了上頓沒下頓越倒運。真是越熱越出 汗,越冷越打顫。”
上一篇:微博俗語,句句入心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