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一彈流水一彈月的下聯
下聯是“半入江風半入云”。
該對聯是九江琵琶亭上的楹聯,是由清朝的董云巖集前人的詩句寫成。原對聯如下:
一彈流水一彈月
半入江風半入云
其中上聯集自唐代詩人盧仝 《風中琴》,下聯集自唐代杜甫《贈花卿》。白話意思是“琵琶一聲接一聲,一聲彈的是流水,一聲彈的是明月;琵琶聲婉轉清脆,一半隨江風而去,一半沖入了云霄。”
琵琶亭傳說是白居易當年送客的地方,即白居易寫下千古絕唱《琵琶行》的地方,這幅對聯以看似隨意的筆觸對當年情景進行了描寫。不寫亭而寫琵琶聲,又舍聲音而寫風云。這種開闊簡練的描寫讓人看了不禁有蒼涼懷古之意,追憶起白居易的《琵琶行》,確是神來之筆。
擴展資料:
琵琶亭的歷史:
琵琶亭始建于唐代,原在九江城西長江之濱,即白居易送客之處。但歷代屢經興廢,多次移址。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 年)重建,這次重修是由著名制瓷大師,歷任淮關、九江關、奧海關監督,兼督陶使沈陽唐英主持。
清代《冷廬雜識》載:“乾隆癸亥(1743)觀察沈陽唐公英重修,增建高樓,題額曰‘江天遺韻’。壁刊白傅遺像,是南薰殿本。(后,嘉慶中歙人方體有摹)。登樓四望:前臨大江,后對廬山。左則古寺千重,右則人煙萬井。樓下回廊旋燒,境極幽曠。”
咸豐年間(1851~1861年)又遭兵毀。
1988年3月新琵琶亭建今址。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琵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