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指事情、動作等最初發(fā)生;開始或者事物發(fā)展進程中的第一步又或者是第一部分;最初的一段或一部分。一篇好的作文,恰當的開頭是必不可少的,好的開頭才能吸引人們有興趣讀下去。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詞欣賞廣播稿開頭錦集三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詞欣賞廣播稿開頭1
一首《贈汪倫》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這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深厚情誼。
李白外出游覽時路徑桃花縣,在村民汪倫家做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為李白跳了一只舞。于是李白作了這首詩贈給汪倫作紀念。詩中充分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情誼。正如詩中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是講即便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過汪倫送我的情誼深。而前兩句敘事,“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tài)。“將欲”,正是小舟待發(fā)之時;“忽聞”正表示處于意料之外,汪倫用民間最隆重的踏歌舞來歡送李白,這讓詩人怎能不感動呢!而這讓詩人怎來表達呢?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詩人有感而發(fā)用桃花潭來和汪倫對自己的情誼作比較。而這兩句就用了“不及”來把兩個不相干的事物連在一起。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這樣既深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我覺得這《贈汪倫》及自然,直抒真情,十分感人。
古詩詞欣賞廣播稿開頭2
新年作
(唐)劉長卿
多心新歲切①,天畔獨潸然②。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岑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③。
已似長沙傅④,從今又幾年⑤。
《新年作》作者簡介:
劉長卿(?-786至791),字文房。唐河間縣(今屬河北)人,一作宣城(今屬安徽)人。天寶中進士。官監(jiān)察御史。因性情耿直,開罪權貴,一度被誣下獄。不久,被眨潘州南巴(今廣東茂名縣)尉。官終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劉長卿的詩多反映仕途坎坷、社會離亂之作。五言詩歌長寫景,時稱“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
《新年作》賞析注釋:
①切,急迫。
⑦潸(shan)然,流淚貌。
③風煙,風塵,比喻紛擾,艱辛的世俗生活。
④長沙傅,漢代賈誼,為大臣忌謗,貶為長沙王太傅,故稱。
⑤“從今”句,指被貶生活不知又要度過多長時間。
《新年作》賞析:
新年佳節(jié),家人團聚,其樂融融。而詩人卻海角天涯,客居他鄉(xiāng),自然倍感寂寞,鄉(xiāng)思綿綿而潸然淚下了。但詩人劉長卿的筆鋒沒有就此止步,而導引著人們的思緒拾級而上。“老至居人下”,一個“老”字平添了孤獨的悲哀,而況又“居人下”,點出了貶官異地,寄人籬下的苦況。步步深入,多層次地剖現了詩人痛感時光流逝,歸心似箭的沉重心情。最后四句以具體形象描繪了劉長卿與山猿、江柳同度歲月的寂寞凄涼生活,委婉地發(fā)出了對權貴、奸佞小人的控訴。《新年作》全詩如山間嗚咽的流泉,曲折而下,宛轉動人。
古詩詞欣賞廣播稿開頭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五(1)班的播音員-。今天,我隨著翁老師一起走進了《古詩欣賞驛站》。人間四月天,清麗典雅,讓你盡展笑顏。春風清拂盈盈的心事,流水靜聽心靈的聲音,四月的天空韻染了芳菲的故事。下面請欣賞: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謝謝-同學帶來的這首《大林寺桃花》。
賞析: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后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么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fā)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并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謝謝翁老師!下面請同學們跟著我們把這首古詩朗誦一遍吧!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老師們,同學們,《古詩欣賞驛站》明天再跟大家見面了!謝謝收聽!